本次新签约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,涉及新能源、航空制造、新材料、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领域,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高端船舶配套产业园项目、总投资30亿元的输配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、总投资20亿元的手拉手汽配产业园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的应急救援装备生产基地及系统控制基地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的高端新型精线生产项目等。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(记者杜燕飞)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,10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万亿元,同比增长%,增速比上月末高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;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,同比多增1364亿元;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,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。 专家认为,从整体上看,10月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速企稳,增量略超市场预期,反映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加大。 从居民中长期贷款上看,数据显示,10月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。 “9月末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,以及央行、银保监会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均明确提出‘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,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’,从防范风险、保障刚需的角度矫正房地产信贷局部过紧的现象,居民获取中长期贷款的难度略有缓和。 ”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告诉人民网记者,7至9月份居民部门新增信贷同比大幅缩减的情况得以控制,10月相比去年同期还有约300亿元的小幅多增。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,与近几个月相比,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,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升至%,为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。 不过企业信贷需求依然偏弱。 数据显示,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101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88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2190亿元,票据融资增加1160亿元。 对此,唐建伟认为,企业短期贷款减少为季节性特征;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少增近2000亿元,连续第3个月同比较大幅度少增,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依然不足。 “这主要是受到限电限产影响,同时多地新冠肺炎疫情散发,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依然偏弱。 另外,票据融资对贷款的补位效应持续出现,下半年以来票据融资一改去年同期各月均减少的局面转而连续增加。 ”唐建伟说。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,10月信贷数据企稳,表明前期“宽信用”政策的累积效果已经开始显现,同时也与10月以来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有所松动有关,后者直接体现于当月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同比多增。 不过,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处同比大幅少增状态,显示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制约信贷扩张,这是当前信贷数据仍处偏弱水平的主要原因。 社会融资方面,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1970亿元,比2019年同期多7219亿元。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万亿元,同比增长10%,与上月末持平。 “较明显的增量来自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净融资。 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752亿元,同比多增1089亿元;政府债券净融资6167亿元,同比多增1236亿元,连续第3个月发行金额较高。 ”唐建伟说。 此外,数据显示,广义货币(M2)在10月末的余额为万亿元,同比增长%,增速比上月末高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低个百分点。 温彬认为,M2回升的原因主要在于:一是上年同期基数的回落;二是信贷派生能力增强,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262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增1364亿元,提升了货币创造能力。 在唐建伟看来,股权投资力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强、贷款和债券投资同比有所增加,也是支撑10月M2回升的因素。 唐建伟预计,未来信贷和社会融资情况可能有所改善。 10月新订单、在手订单、新出口订单等三大订单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,指征需求趋势性放缓。 但近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并将引导商业银行适度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预计企业和居民新增信贷情况可能逐步改善。 此外,央行已于近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,将用增量资金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和建设的支持。 “展望未来,伴随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,特别是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,年内剩下两个月的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回升,后续宽信用进程将继续演进。 这将是稳定今年底明年初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有力保障。 ”王青表示。 (责编:乔业琼、吕骞)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。 针对霍尔果斯实际,合理调整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、具体责任领导及包联干部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国产高清免费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12455ycw.com/guochangaoqingmianfei/150.html |